過完春節(jié)的法定假日,很多人開始回到了工作崗位。除了休假,春節(jié)還給我們留下了什么?大城市的“年味”越來越淡,人們對春節(jié)的感覺似乎也沒有以前深刻,但在我國不少農村和民族地區(qū),春節(jié)的古老習俗仍然在延續(xù),在這些地方讓人戀上了傳統(tǒng)的“中國年”。
城里人聞著“年味”到農村
大年初四,由于工作需要,劉賀凌一家不得不坐上返京的列車回家,她依依不舍地跟鄉(xiāng)親們告別,農村過年的那股興奮勁兒仍然洋溢在她的臉上。
劉賀凌在北京一家網絡公司工作,三年前把父母接到北京定居,今年春節(jié)他們全家人回到了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的農村老家過年。
臘月二十八,她與叔叔一起“掃塵”。又是掃屋子,又是清洗被褥,農家小院里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wèi)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氣氛。在農村,每逢春節(jié)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huán)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最讓她忙碌的是親手準備過年大餐:生豆芽、炸油糕、包餃子!帮溩右诔Φ囊估锍,聽著鞭炮聲,看著春晚,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餃子,這感覺真好!贝竽瓿跻唬c孩子們一起貼年畫、春聯和“福”字,看著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弊,“福”字還被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她仿佛一下子找到了兒時過年的感覺。
“農村過年時,誰家熱鬧就可以湊到誰家去,也沒有什么拘束的。一大家族今天集中到舅舅家,明天集中到姑媽家,就跟趕集一般熱鬧。人多了,吃得也香,玩得也盡興。而很多城里人只是一家?guī)卓谌烁C在單元樓里過年,和平時幾乎沒什么兩樣,所以愿意回到農村過年。”劉賀凌說。與劉賀凌的想法一樣,如今城里人回到農村過年的越來越多。記者的一個生活在武漢的朋友馮勇,今年與大學同學相約到河南農村過年!盎剞r村過年,給了我返璞歸真的機會。”到少數民族地區(qū)過年體驗神圣
青格勒已經兩年沒有回家過年,今年他早早地帶上女友回到了老家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崗根蘇木。
臘月初,他們一家人就開始準備春節(jié)吃的各種食物--牛羊肉、“羊背子”、奶制品、油炸的各種茶食、炒米、年糕、饅頭等食品,同時,家家戶戶準備換新衣,每人都要有一套行禮的長袍蒙裝。
臘月二十三,青格勒跟著父母一起祭灶,用黃油餅代替糖果供在灶君之前,老父親還用蒙語唱類似漢族所說的“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的詞句。
青格勒的女友從小生活在城鎮(zhèn)里,她對蒙古族的過年習俗很少有了解,所以感覺十分新鮮。大年三十晚飯前,她穿上了“準婆婆”送給她的蒙古袍,和全家人一樣圍坐炕桌旁,桌子上放著白面烙成一張大餅,但每人只許吃一口,名曰:“新年餅”。吃過“新年餅”后吃年餐--水餃或“手抓羊”。桌上點燃兩支紅蠟,擺滿肉食,奶酪鮮茶等,弟弟妹妹們有的彈三弦、有的拉四胡,有的唱歌跳舞,大家玩了一個通宵。
大年初一一大早,青格勒與父母身著節(jié)日盛裝,手捧哈達、美酒、奶食品,來到前一天用雪堆成的敖包前,舉行春節(jié)習俗中最重要的祭天儀式。他點燃敖包前的一堆篝火,將供品撒進燃燒的火堆中,以其火焰獻祭。在父親的帶領下,一家老幼自左向右繞包走一圈,邊走邊叩首,將手中的美酒、奶食撒向雪堆的敖包,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人畜平安。行畢祭天禮,天剛蒙蒙亮。全家人開始家庭內部拜年。先是晚輩手捧哈達向長者問安跪拜,然后由長輩祝福晚輩幸福長壽。
看著女友對自己所有舉動都充滿好奇,青格勒說:“在城市里,蒙古族過年的習俗已經不是很隆重了,但是在草原還是十分講究的。”青格勒又給她講起了很多習俗,比如蒙古族初一清晨是不吃水餃飯菜的,一般都是喝奶茶、吃茶食,中午才擺蒙餐飯菜。老人們相見要互換鼻煙壺、問安,年輕人給長者遞哈達,磕頭行禮。到親友家拜年還要包一小包茶葉帶回家,意思是“帶喜回家”……
期盼“傳統(tǒng)中國年”回歸
為什么城里人愿意到農村過年?為什么少數民族地區(qū)春節(jié)還依然隆重?只因為在農村和民族地區(qū)還保留著過年的傳統(tǒng)文化,這種沿襲下來的文化令人永遠眷戀。
值得令人慶幸的是在國家公布的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即將公布,其中包括春節(jié)等在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列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且傳統(tǒng)節(jié)日也被列入了最新調整的法定假日之中。呼日勒沙認為,保護春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政府應當有所作為,要組織相關部門挖掘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文化內涵,加強傳統(tǒng)文化宣傳與教育,年輕人應重新去認識傳統(tǒng)文化,增強對自己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自覺意識。 (張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