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里媒體連篇報道北京市高中語文課本大換血,不少傳統(tǒng)經(jīng)典篇目淡出視野,尤其以魯迅的大量文章退出最為扎眼,《雪山飛狐》替掉《阿Q正傳》,”金庸要取代魯迅”,在社會上引起一片嘩然。記者就此采訪了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門和編寫教材的第一線人員,聽他們講述語文課改教材究竟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金庸沒有入選北京高中課本”。參加過北京版語文教材編寫的東城區(qū)教師研修中心的特級教師薛川東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北京版語文教材的學生使用的紙制讀本中根本沒有金庸的作品,《雪山飛狐》只是被編列在教師教學參考書中,僅供教師教學中參考,“高中語文課本中根本談不上‘金庸取代魯迅’”。
薛川東介紹,在新版的語文教材中仍然還保留著魯迅的6篇作品!栋正傳》沒有入選是真實的,因為篇幅過長,進入課本只能節(jié)選,為了教學需要,首次選取了魯迅《故事新編》中的《鑄劍》,替代了《阿Q正傳》,因為《鑄劍》是最體現(xiàn)中國特色意識流的作品。但薛川東認為,《阿Q正傳》沒有選入也是一大遺憾,在以后的課本完善中會解決這個問題。
薛川東認為,此次出版的北京版語文教材,從內(nèi)容上看,不是大換血,而是推陳出新。過去只有一些"大家"的作品才能被教材收入,而新教材中,作家的類型更加多樣,收入的作品也更豐富,進一步拓寬了學生的視野。過去一些說教性的文章逐漸淡出,使語文教學更接近于文學本身。例如,這套教材收入了當代作家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鐵凝的《哦,香雪》、賈平凹的《秦腔》、阿城的《棋王》等,這在北京市使用的語文教材中還是第一次。另外,還收入了一些紅色經(jīng)典作品,如《紅巖》、《紅旗譜》、《林海雪原》等。
“文章合為時而著”,薛川東認為,優(yōu)秀的文章要根據(jù)時代的需求、歷史的發(fā)展方向來創(chuàng)作,那么語文的文本選擇也應該尊重這點。語文教育肩負著傳承、發(fā)揚歷史文化的“教化”功能,培養(yǎng)學生多讀點兒什么對他有益,那我們就應該多關注這個,而不是認為曾經(jīng)在某一個時代把它作為經(jīng)典如何如何,就必須怎樣對待。
北京市教委基礎教育處處長李奕告訴記者,從今年9月1日起,北京市高中課改語文課本有兩套教材,分別由人大教育出版社和北京教育出版社組織編寫。北京高中課改試驗版的這套語文教材簡稱北京版,是嚴格遵循教育部提出的課程標準的精神進行編寫的,經(jīng)過編者三年的努力和教育部專家的審定,最后作為試驗教材在北京九個區(qū)縣于今年秋季進行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