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采艾兮,為做青團。”每逢清明時節(jié),人們將嫩艾葉切碎打成汁水,和在糯米粉中,包上餡料,放蒸籠里蒸熟,作為祭祖、春游的時令小吃。因艾草色青,故稱“青團”,也叫“艾團”或“清明果”。青團油綠如玉,香糯可口,細細品來,那一份淡淡的清香和糯韌綿軟的滋味,讓人瞬間感到春的氣息在唇齒間彌散開來。
青團相傳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的介子推而誕生的,當時人們在寒食節(jié)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贊道:“寒食青團店,春低楊柳枝。酒香留客在,鶯語和人詩。”宋朝《瑣碎錄》曾有記載:“蜀入遇寒食日,采陽桐葉、細冬青染飯,色青而有光。”明清時期,江浙一帶幾乎家家戶戶逢清明必做青團以祭祀,《吳門竹枝詞》可為證:“相傳百五禁煙廚,紅藕青團各祭先。”
如今在網(wǎng)上搜索“青團”還有個典故:當年太平天國的忠王李秀成被清兵圍困于山區(qū)斷了糧,有當?shù)剞r(nóng)民將艾草汁揉進糯米粉內(nèi)做成青色米團,置于青草筐里挑進山去。因米團和青草色近,故躲過了哨兵盤查,李秀成吃了青團得以保命,脫困后他在軍中力推青團。由此看來,青團還有作為“野戰(zhàn)口糧”的光榮歷史。
青團不僅好吃也好做,最常見做法是:艾草(或鼠曲草、馬蘭頭等)摘取嫩莖和葉,洗凈后用沸水焯,焯時可兌堿水以去掉苦澀味;然后加點水,用攪拌機打碎得到艾草汁;再將糯米粉和黏米粉按3∶1比例調(diào)好,加入艾草汁和成面團,依個人喜好,填入豆沙或蔬菜、肉類等餡料,包成拳頭大小的團子,大火蒸約二三十分鐘后出籠,放涼后即可食用。
青團還有較好的營養(yǎng)和食療價值。作為其食材之一的艾葉,富含黃酮、多糖、鞣酸等多種對人體有益成分,《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通十二經(jīng),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被稱為“醫(yī)草”。而糯米也含有蛋白質(zhì)、糖類、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是溫補強壯之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yǎng)胃、止虛汗等功效。
清明時節(jié),一家人圍坐于灶桌之間,做青團、蒸青團、食青團,蒸氣氤氳,其樂融融,何等快哉?吃著香甜綿軟的青團,品的卻是鮮美的春天,還有幸福的滋味。□項偉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guān)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
陜工網(wǎng)——陜西工人報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蓮湖路239號 聯(lián)系電話: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陜ICP備17000697號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5陜工網(wǎng) 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 網(wǎng)站圖文若涉及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