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oot id="qqqqq"><noscript id="qqqqq"></noscript></tfoot>
    <tr id="qqqqq"></tr>
  • <tr id="qqqqq"></tr><noscript id="qqqqq"><dd id="qqqqq"></dd></noscript>
  • <tr id="qqqqq"></tr>
    <tfoot id="qqqqq"><noscript id="qqqqq"></noscript></tfoot>
    <tr id="qqqqq"></tr> <sup id="qqqqq"><code id="qqqqq"></code></sup>

      99精品一区无码在线观看,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无码做a视频在线观看,亚洲三级视频专区

      陜西工人報官方網站 | 陜工網首頁 手機站 今天是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不良信息舉報電話:陜工網(029-87344649)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文化新聞 為人民抒懷的歌者——從李永剛《一個礦井的記憶》說開去
      2022-09-28 18:20:38來源:《中國煤炭工業(yè)》雜志
      分享到:
        字體:【

      □崔美蘭

      在北京參加中國作協(xié)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之際,一同參會的李永剛代表送給我他的新書《一個礦井的記憶》,因為會議是封閉管理,正好讀詩,幾乎是一口氣讀完,掩卷沉思,便想下筆微言。

      李永剛,陜西合陽人。中國作協(xié)會員。中國冶金文協(xié)副理事長,中國冶金作協(xié)常務副主席。中國煤礦作協(xié)會員。陜西職工作協(xié)副主席。陜西省文化廳、省總工會授予的“職工藝術家”。

      為什么要寫一個已經關閉的礦井?并對這個礦井留下那么深刻的記憶?透過一個個場景——權家河、北大溝的窯洞、新工地、糧站、進礦的水泥橋、礦區(qū)變電所、郵電所、托兒所、衛(wèi)生所、俱樂部、菜市場、知青食堂;回首一個個人物——岳父馮啟、司爐工曹師、王體祥、靳崇禮、孫登華、孫忠良、王書強、羅秀梅等,這些快要消失在歲月中的場景和人,是詩人吟唱的對象。熟悉的場景,曾經是那樣沸騰過,喧囂過。熟悉的人,曾經是那樣生動過,念想過。如今,這些都成為詩人躍然紙上跳動的詩句,一人一事一場景,傾注了詩人深深的念想和濃濃的情感。

      權家河礦井永久關停后,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消失在千絲萬縷的牽掛中,卻難以消失在千絲萬縷的記憶里。那里刻印著時代的斑斑痕跡,那里濃縮了平凡人的生生死死。李永剛在這里工作生活了十二年,這里成為了作者情感的根據地。他要記錄這里的人和事,他要銘記這里的情和景。這種創(chuàng)作的情感醞釀和涌動,按作者自己的說法是已經長達十余年了。是過去的同事送的一本畫冊掀起了他情感的層層波瀾,打開了他記憶的閘門,那種創(chuàng)作的沖動如潮水般涌來,汩汩滔滔,傾瀉而下,這便有了這首敘事組詩的創(chuàng)作。在創(chuàng)作的日子里,即使出差在飛機上,他都停止不了詩句的涌動。在深圳開會的短短幾天,他一直沉浸在創(chuàng)作之中,一口氣從十七節(jié)寫到二十四節(jié),再寫到三十三節(jié),用樸素的詩句記錄下對一個礦井的情深意切的記憶。在付梓之際又進行了一次重要的補充和打磨。

      在深圳開會的酒店,當寫完最后一節(jié)詩時,他躺在床上,回想著那些親密無間的場景,默念著那些耳熟能詳的名字,腦海里電影畫面般不斷閃現(xiàn),他的淚水止不住地默默流下來,是激動?是懷念?是,亦或不是,他也說不清。就像路遙完成了《平凡的世界》之后,推開窗戶,用力把手中的筆拋了出去!就像陳忠實寫完《白鹿原》,合上書稿走出家門,沿著灞河河堤朝著火紅的晚霞走去,抽著雪茄,把那冬天的荒草點著……那是對心靈的釋放,那是對被寫的人和物的釋然,那是作者生命歷程中一件無比安慰和滿足的事情;那是他對“精神的根據地”的告白。

      信手摘錄了幾段詩句,不難體會出作者深藏在詩句背后的情感:每一粒煤/都是礦工的/一滴汗水/每一塊煤/如同礦工的肉與骨頭/煤場的煤山/就是一個礦的心啊//月光下/是黑色的夢想/陽光下/是黑色的波瀾//我與煤山如此之近/眼前這隆起的黑色/迅速升騰為/我冬天里的希望/一生一世的/火焰。(《煤場好大》)

      郵電所門口的墻上/那個方方的綠色郵箱/曾經綠了礦上多少人的心窩//那斑駁的郵電綠/依然斑駁地綠著。(《小小郵電所斑駁了多少人的記憶》)

      想起權家河礦/我就會想起井架上/風中呼啦啦作響的/那面紅紅的旗。(《井口中有點神秘》)

      充燈房的女工啊/實在是美的存在/眼睛和礦燈/深藏了多少無言的/情話。(《充燈房有許多美女》)

      這實在是難忘的歲月啊/每一天都是一個音符/每一年都是一個樂章/我多么想從現(xiàn)在出發(fā)/完成一次夢想/回到礦上的從前/再經歷一次/從前礦上的時光。(《我想回到從前的礦上》)

      詩歌關乎人類的內心情感。李永剛這本詩集的詩句短小精悍,肆意暢達,情之所至,妙語為詩。深刻地表達著對曾經沸騰的礦井深深的念想和崇敬。一句句、一節(jié)節(jié)飽含真情實感的詩句,凝聚了作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真摯情懷。李永剛就是以這種娓娓道來的抒寫,潺潺流水般的傾述,表達著所有曾經生活在權家河礦的人們對自己遠去的礦井的深情眷戀和念想。顯然,這組長詩已經成為了特定時代的特定人們對與自己相伴而行的一個礦井、一段歲月的記憶符號。沒有對生活經歷和感受的情感提純和詩意錘煉是不可能寫出好詩的。正如辭賦家、西安地方志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姚敏杰所言:李永剛的這首長篇紀實史詩“豐富而不冗余;細致而不瑣碎!未有烙印靈魂的親身經歷和深入骨髓的生命體驗,未有長期的情感沉淀,未有詩歌語言的苦吟錘煉,斷難為也。”

      其中一首《礦后面的那些墳墓》中寫到:這是落腳在礦上的人/最終的歸宿/他們來自天南地北/祖籍已經被風化為/一個枯瘦干癟的符號//唯有逝去的人/用自己不散的靈魂/依然守著/叫作權家河礦的/這片土地/守著不遠處/早已停止呼吸的礦井/守著與煤生生死死的/一世情意。這首詩情意深長,于哀婉中懷念,于懷念中守望。作者的岳父岳母就在其中,于是在這些墳冢與礦井之間,就有了一份特別的情感秘密,無論歲月之河流得多遠,這些逝者的魂靈依然會和礦井緊緊地纏在一起。一位詩人說過,回得去的叫老家,回不去的才叫故鄉(xiāng)。李永剛用《一個礦井的記憶》留住了那個漸行漸遠的“故鄉(xiāng)”,留住了那個令人懷念的“老家”。這組敘事組詩語言質樸、短小凝練、情意綿長,不僅表達了詩人對心中的那個礦井的深深念想,也是對一個時代的深深念想,給人以情感的力量和思考的空間。

      李永剛說:“權家河三個字,深深地融入了我的骨髓和靈魂。如果將它比作一個人,它就是我的至愛至親;我懷念它,如同懷念自己的親人。”至此,我才明白,他對權家河的情有獨鐘,對一個礦井的終生難忘,是因為那里曾是他一生的“故鄉(xiāng)”,是所有在礦上生活過的人們的“故鄉(xiāng)”。海德格爾說:歸鄉(xiāng)是詩人的天職。地理學者不會從詩歌的山谷里去探詢河流的源頭,但一個有情懷的詩人能夠通過詩歌的方式,反觀、回溯、發(fā)現(xiàn)、挽留那個不斷遠去的“故鄉(xiāng)”,那個夢里的“故鄉(xiāng)”!

       

      文學的魅力在于無論跨越多少個時代,依然能讓人感同身受,它是穿越時間長河的精神力量。人的一生是短暫的,而那些屬于我們的東西是可以不朽的。從古到今,那些屬于人民的作品,那些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的作品,總是以傳承的方式讓后人青睞。

      在中國詩人的群體中,有成千上萬的作者用有溫度有力度的詩句,抒寫時代,謳歌英雄,李永剛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用真情抒寫,努力使自己的作品成為記錄偉大時代的詩歌文本。他總能抓住時代的重要節(jié)點和重大事件,以人民之心抒寫人民之情,用細微的筆觸抒發(fā)真摯的感情,表達時代脈動,抒發(fā)人民情懷。

      2012年8月,他出版的詩集《心曲——45個樂章》,共收錄了45首詩作,通過“心懷祖國”“走近人物”“面對世界”“歷史印跡”“情滿礦山”五個章節(jié),完成了對時代以及屬于時代的人和事的詩意表達。立意高遠,詩味雋永,神采飛揚,篇篇皆可深讀,句句經得推敲。其中《共和國,我給你獻禮》《延河,不只是水的故事》《我常常想起這些事情——寫在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之際》等30首作品都是把重大的政治題材作為自己創(chuàng)作的著眼點,情真意切,別具一格。這些大而難的命題在詩人的筆下,變成舉重若輕的娓娓道來,變成思接千載的深刻感悟,變成靈動優(yōu)美的鏗鏘詩句,這是大境界與真情懷的對接,這是大視野和真情感的融合!

      2020年,武漢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和許多人一樣,在舉國抗疫的日子里,李永剛心牽武漢,情注抗疫。詩歌《武漢,祖國和你在一起》就是他記錄這個大事件的一首力作。這首完成于2020年春節(jié)農歷正月初五的作品,以近乎紀實的樸素詩句,抒寫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同心協(xié)力馳援武漢抗疫的感人場景。作品主題大而不空、實而不俗,描寫抒情真切,取象造境自然,內在旋律感和外在節(jié)奏感很強,是深受讀者喜愛的一首抗疫力作。中國冶金報、三秦都市報、陜西工人報等多家媒體發(fā)表。陜西人民廣播電臺,西安廣播電臺以及湖北、深圳、安徽等十多個省市縣廣播電臺播出,十多個微信公眾平臺轉發(fā),最多點擊量達幾十萬,先后有30多家媒體平臺轉發(fā)轉播。許多抗疫演出都朗誦了這首詩。

      《2020,我會把這個春天深深銘記》是他創(chuàng)作的又一篇在讀者中傳誦的作品,不同的是,這是一篇近萬字的長篇散文詩,共十六節(jié)。作品深情地描繪出一幅幅全民抗疫的動人畫面,有客觀的敘述,有動情的描寫,有真摯的抒情,有深刻的思考。抗疫期間,陜西十八位知名播音主持人聯(lián)袂朗誦了這首作品,每天推出一節(jié),把對抗疫一線的支持凝結成立體的誦讀、有聲的力量。抗疫期間他還先后創(chuàng)作了《中國醫(yī)護,我向您致敬》《泣淚的清明》《動人的撤離》等作品,受到讀者的關注和喜愛。

      組詩《深情回望百年路》是作者為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而創(chuàng)作的獻禮作品。這是由三十節(jié)詩組成的長篇組詩。作者把創(chuàng)作的視野放在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的大時空中,選取了黨史百年不同時期具有代表性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作為敘寫和抒情的對象,以史為題,以詩寫史,脈絡清晰,氣韻貫通,詩筆開合有度,感情洶涌激蕩,讀來令人蕩氣回腸、百感交集。在詩句的跌宕起伏中,完成了對黨波瀾壯闊的百年奮斗歷程的詩意禮贊。這首作品經由陜西八位著名播音主持人聯(lián)袂有聲轉化,“七一”前后分別在陜西廣播電臺、西安廣播電臺推出,在讀者和聽眾中產生廣泛影響,令人血脈賁張、澎湃不已。同樣是敘寫和謳歌我們黨百年奮斗歷史,2021年7月1日觀看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實況轉播后,他創(chuàng)作了由四十節(jié)組成的長詩《今天,這些詞語讓我浮想聯(lián)翩》,從黨的百年奮斗歷史中選取了四十個有標志意義的人、地、事,展開抒寫,深情謳歌了我們黨百年奮斗的偉大歷程。

      詩歌《透過窗戶,我便看見大秦嶺》《人民》《我愛我的祖國》《英雄,是這個春天的主題》《妹妹嫁到了陜南》《祖國》《一次年輕人的會議》《痛悼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21,我們共同經歷》等作品發(fā)表后,同樣在讀者和聽眾中產生了熱烈反響,這些作品中有幾首是應約而作。這些作品中所透出的剛毅、熱情、樂觀、向上的力量感動了無數人,振奮了無數人。熱情奔放的情感給人積極向上的力量。

      近年來,他的創(chuàng)作呈井噴之勢,優(yōu)秀的作品不斷涌現(xiàn)。詩歌《祖國是我心中的神圣》寫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fā)射之際:神舟飛船是我的祖國/派往太空的使者//祖國是我們心中的神圣/祖國是我們最大的底氣。

      詩歌《我恨 我的詩這么無能》是寫鄭州抗洪的作品,詩中寫到:我恨,我的詩這么無能/為什么沒有成為洪水中/可以扒住的一個堅固的欄桿/一條粗粗的纜繩//我恨,我的詩這么無能/為什么不能成為鄭州京廣隧道口/一盞久久閃亮的紅燈//我恨啊,我的詩這么無能/怎么不能成為躲避洪水的一個高地/成為轉移受災群眾的一艘船艇/成為危機關頭的一個救生圈。

      詩歌《我是您的一株稻子》是悼念袁隆平先生的,他寫到:在您的靈前/以沉沉的稻穗的姿勢/給您深深鞠躬/獻上稻子們的敬慕//我和無數的稻子/會成為您驕傲的風景/在您的眼前永恒地生長/永恒地凝固/一直守護在/您靈魂的高處。

      詩歌《英雄,是這個春天的主題》是悼念大涼山木里森林大火中犧牲的英烈,詩中寫到:三十個英烈的生命/是三十棵大樹/把自己燃燒成灰燼/成為大涼山的一把泥土/融進祖國生生不息的血脈里/再長成新的森林/為共和國增加一片/帶血的綠意。

      詩歌《人民》中寫到:人民就是我們的土地/滋養(yǎng)著我們的血肉靈魂/人民就是我們的天空/只有背負人民的希望/我們才能不懼風雨/展翅飛奔。

      詩歌《透過窗戶,我便看見大秦嶺》中對秦嶺的表達:你是橫亙在中華大地的/一條巨蟒/是億萬年騰云駕霧的/一條巨龍。

      詩歌《又想起了三爺》是寫三爺這位犧牲的烈士,他寫到:一位吃過草繩的戰(zhàn)士/睡在呆啞的子彈里/黎明的硝煙/是他永恒的/背景。

      詩歌《屈原》中:從那一刻起/汨羅江的水/幾千年異常神圣/漫過了人間無數歲月/打濕了歷史無數表情。

      從這些隨意摘取的詩句中,我們能夠感受到作者作品的意蘊綿長、靈動雋永和溫潤順暢,能感受到作者獨特的生命體驗,那些閃耀著智慧光芒的語言,那些極具穿透力的情感表達,帶領讀者共同抵達感同身受的詩意境界。

      李永剛的詩歌幾乎都適合誦讀。詩句充滿著韻律感和節(jié)奏感,讀來朗朗上口。朗讀時可以一氣呵成,情緒高昂時好似氣貫如虹。朗誦詩的語言是高像素的寫作。從古到今,被傳唱的作品都因為接近口語而活著。他的很多詩歌已經形成了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特征,比如在《透過窗戶,我便看見大秦嶺》中的詩句:“讓悟道的悟道/讓守靜的守靜/讓祈福的祈福/讓修行的修行”。在《武漢,祖國和你在一起》中的詩句:“為了中國更加中國/為了壯麗更加壯麗”等等,這類詩句給了朗誦者在二度創(chuàng)作中極大的想象和發(fā)揮的空間,讓情感更容易抒發(fā)并升華。朗讀是詩歌的一面鏡子,在朗讀的過程,一首詩就像一枝玫瑰在打開、在怒放、在燃燒。通過朗讀,那些觸及心靈的詩歌就抵達了豐富的世界,出于心懷而達于心懷之外。

      作家李宗奇評價說,“李永剛的詩歌是從心靈中流淌出來的精神圖騰,樸拙,純真且氣清,讀之有味,品之淚吟”。寶雞文理學院教授趙德利說:“詩歌合為事而作,我被李永剛作品中所記敘的各色人物的英勇奮戰(zhàn)事跡所感染,被詩人深沉而又高亢的情感旋律所震動,感受到時代的脈動”。

      西安抗疫期間,李永剛居家創(chuàng)作了《西安,我是愛您的市民》和組詩《我用詩記下抗疫的情景》,在讀者中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西安,我是愛您的市民》完成后,中國冶金報的“冶金文苑”平臺首發(fā)了這首作品,之后,《中國煤炭工業(yè)》雜志在官方微信平臺和“學習強國”平臺推出,受到讀者的關注。陜西廣播電臺十三位廣播新聞主播克服困難,采用云連線、云彩排的方式,連夜趕制出這首抗疫詩歌朗誦作品,并在陜西新聞廣播和西安交通廣播多個頻段滾動播出。一些愛好者也自發(fā)朗誦錄制和傳播這首作品,其中西安藝夢藝術團幾位朗誦者精心錄制的朗誦視頻,經《中國煤炭工業(yè)》雜志在“學習強國”平臺“炫”頻道推出,不到一個月點擊播放量達到二十五萬多,兩千多讀者和聽眾給予點贊,作品給人以強烈的情感共鳴和信心力量。

      主題詩歌的創(chuàng)作是新時代詩歌的一大特點。這是一種有深度有廣度有高度的寫作,是小我和大我的融合,個人獨特生活經驗與時代普遍性、社會公共性的結合,這是新時代詩歌的方向,也必將產生強大的感染力和沖擊力。李永剛正是這樣投身時代,關注時代,抒寫時代,關心生命、關注人民的詩人。他努力將大題材的主題寫作深深植根于時代,植根于人民中間,抒寫反映生生不息的時代和人民的作品,展現(xiàn)出新時代新征程的壯麗風采和恢宏氣象。這也是他的詩廣為傳頌的主要原因。他感慨地說:“只有面向生活,與新時代同頻共振,與人民群眾情感通融,真心真情真意創(chuàng)作,才能創(chuàng)作出好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也才能得到讀者的喜愛。”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lián)十一大、中國作協(xié)十大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說:“文學藝術以形象取勝,經典文藝形象會成為一個時代文藝的重要標識。”新時代也需要這樣的能體現(xiàn)新時代氣象的詩歌。李永剛的詩歌就是在樹立一個個鮮活的人民形象,講著可歌可泣的中國故事,用詩歌形象來展現(xiàn)這個時代的偉大實踐。

      李永剛長期在基層工作,他大學畢業(yè)就分配到權家河煤礦,從一名煤礦中學老師到礦務局領導,再到鋼鐵企業(yè)的黨委書記,他在企業(yè)工作幾十年,留心時代和企業(yè)發(fā)展變化給個體的感受。他最初寫了許多反映教師生活工作的作品發(fā)表在《教師報》上,后來寫了一些反映煤礦工人生活工作的作品,發(fā)表在《陜西工人報》《當代礦工》《星星》《延河》等報紙雜志。

      2012年到陜鋼集團工作后,李永剛和鋼鐵工人結下了深厚的工作情誼。火熱的鋼鐵工作經歷也點燃了他的創(chuàng)作激情。幾年時間,他創(chuàng)作并發(fā)表了詩歌《爐火與花兒》《作業(yè)長薛曉勇》《石頭的分量》《我們之間有一份長長久久的情》《看5號高爐出鐵》《看望高爐》《走進1號高爐》《誰懂高爐的痛》《望著鐵水有一種神圣在升騰》《聽軍民講那煉鐵的故事》《品味鋼鐵場景》《2018,鋼鐵的交響從心中升起》等近40首兩千多行關于鋼鐵的詩歌,他寫工業(yè)站、鐵礦石、燒結臺車、高爐、轉爐、軋線以及各個崗位上的鋼鐵工人,有勞模、爐長、作業(yè)長、煉鋼工。他關注每一個生命,關注每一個值得抒寫的勞動者,在平凡的創(chuàng)作中,塑造最接地氣的人民形象。

      習近平總書記說:“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文學創(chuàng)作不能脫離生活,只有扎根于生活,扎根于人民,才能創(chuàng)作出有溫度、有筋骨、有力量的好作品。李永剛的詩歌《我對鋼鐵有一份牽掛》《看望高爐》等反映鋼鐵工業(yè)火熱生活的作品深深感動著鋼鐵職工,周圍的同仁親切地稱他是 “鋼鐵詩人”。他創(chuàng)作的《我愛鋼鐵》在2017年榮獲了陜西省職工文化藝術節(jié)文學征文詩歌類一等獎,他也被陜西省總工會省文化廳授予“陜西省職工藝術家”榮譽。詩歌《鋼城抒懷》一詩在首屆中國冶金文學征文評獎中獲獎。

      他的詩不僅充滿正能量,還有大情懷。緊扣時代主題,把握時代脈搏,反映現(xiàn)實生活。其中,“鋼鐵詩”是他創(chuàng)作中最引以為傲的作品。《我對鋼鐵有一份牽掛》是他離開陜鋼后寫的深情之作,在陜鋼職工中產生熱烈反響。這首詩里記錄了全國勞模薛曉勇和王建祥、黃素華、李水麗、馬蘭志愿服務等普普通通的鋼鐵人形象。我摘取最后幾句,體會他對鋼鐵的深情厚意:我總想看看他/看看鋼鐵默默無語的發(fā)芽/看看鋼鐵滾滾奔流的浪花/看看鋼鐵去雜歸一的純粹/看看鋼鐵有骨有情的風雅/看看鋼鐵有聲有色的偉大/真的,我總想看看他/因為我對鋼鐵/總有一份牽掛。

      我曾兩次聽他親自朗誦過這首詩。那份情不自禁的感動,那份深切悠長的留戀,那份澎湃如海的激情,令在座的每一位淚目。第二次聽他朗誦時,正是全國十次作代會閉幕之際,興奮之中,他的感動竟然淹沒了他的激情,他多次哽咽,繼而竟然泣不成聲,他拿著遞給他的抽紙,背過身,好一會才穩(wěn)定下來……我們默默地和他一起體會那份發(fā)自肺腑的“牽掛”,那份感動自己的“感動”!一個男子漢不是“真性情”不會輕易“真感動”,他轉過身,又用顫抖的聲音把我們帶入了鐵水奔流、鋼花飛濺的火熱現(xiàn)場,帶入了干群相融、親切和諧的生活現(xiàn)場。眼前的一切如此真實、如此動人,我驚嘆這些朗朗上口又簡潔靈動的文字竟有如此的力量。朗誦結束時,他深深地鞠躬,眼里充滿感激,那是對鋼鐵的牽掛;臉上揚滿自信,那是對文學的感恩!

      我們驚異地發(fā)現(xiàn),李永剛本人就是一位朗誦高手,他不依定勢,灑脫恣肆,時而激情四射,時而深情細膩。那種忘我投入的狀態(tài),讓真情實感淋漓盡致地呈現(xiàn)出來。那種抑揚頓挫、高亢激昂的表達令聽者和他一起進入詩意的境界,不僅動人心魄,還感人肺腑。

      列夫·托爾斯泰說:詩歌是一團火,在人的靈魂里燃燒。這火燃燒著,發(fā)熱,發(fā)光。在這首詩里,我看到了燃燒著的火,感到了澎湃著的熱!他的關于鋼鐵的詩,一如高原雄風,勁力而爽朗,字字句句都刻著鋼鐵的硬度和韌性,時而如大河奔騰,氣勢磅礴;時而如山間小溪,清澈凌冽,不僅讓情感升華,更有力量勃發(fā)。《鋼鐵向著春天》中寫到:我們需要捧出一顆心/給鋼鐵一份忠誠//我們需要拿出一份力/給鋼鐵一份斬釘截鐵的/行動。《毛潔成是一位高爐爐長》中:鐵水是他和工友/夢中的河流/高爐就是他和大家/心中的月亮和太陽。《惦記高爐是一種習慣》中:只有高溫與高產同行/只有鐵水與汗水相融/他可以讓我的世界/變得異常精彩。《大西溝是我熟悉的鐵礦》中:那是一萬年地質造化的/聚合積累/它的血脈里/蘊涵著鋼鐵的秘密。這些源于生活的作品,無論是寫痛苦、寫歡樂,寫奮斗、寫掙扎,寫現(xiàn)實、寫夢想,都在表達著鋼鐵人的執(zhí)著與追求,夢想與希望。

      培根說,人們歷來認為詩歌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因為它能振奮起人的精神。李永剛的鋼鐵詩歌就是這樣,雖樸實無華卻無不體現(xiàn)著情感的力量、思想的力量、真理的力量,以及美的力量。這種有情感有質地的作品,才是和讀者心靈相契合的作品,才是與時代同頻共振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作品。

       

      雨水中/鳥在出發(fā)/風在奔跑/我的詩句/溫潤而碧綠/是唱給這美好季節(jié)/清翠的歌謠。這是詩歌《春天的雨水》中的幾句,一改寫礦井的深沉,寫鋼鐵的昂揚。李永剛寫春天的詩句卻是清新可人、恬淡可心的。我發(fā)現(xiàn),他不僅鐘情于“礦井”和“鋼鐵”,鐘情于“人民”和“生活”,還鐘情于春天和春天里的故事。

      詩人總是有情調地詩意地棲居著,他有大量的寫春天以及寫時令季節(jié)的詩,比如:《迎接春天》《春天送你一首詩》《行走在春雨里,不需要打傘》《最幸福的事》《春天的早晨》《北戴河組詩》《春天來了,我在懷念秋》《我很在意這個秋天》《用自己的方式體會春天》《我的詩句在月光中飛揚》《春天,在南山下看望一片麥子》《最幸福的事情》《今日大雪》等,不一而足。這些作品都寫得情深意長、婉轉靈動。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jié),是充滿希望的季節(jié),李永剛喜歡在春天里挖掘生活的希望。用一顆純凈之心感知生活中細小的感動,欣賞點滴細微之美。真正的寫作者始終在找尋厚實的詩意生活并賦予詩歌以存在于世的活力。比如在《和歲月永不說再見》中寫到:我們和歲月永不說再見/也不把過去當作回憶的念白/即使只是一片雪花/也要輕揚成潔白的精彩/即使只是一顆雨點/也要瀟灑地融入大海。在《妹妹嫁到了陜南》中寫到:妹妹嫁到了陜南,父母把山路一樣悠長的叮嚀打進了她的嫁妝,我把山路一樣彎曲的詩句扯成不盡的聯(lián)想。他的這些作品既大氣豪邁,又溫柔細膩,充滿著人間大愛、智慧和慈悲,飽含著詩人遼遠的富饒、從容和悠然。

      文學創(chuàng)作是一種功夫在詩外的寫作。需盡讀天下之書,盡通古今之事。李永剛的詩作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與他深厚的學養(yǎng)及對生活獨特的感悟是分不開的。他的哲學、文學、歷史、地理、人文知識的積淀,使他對詩的理解可以深入到情感與內容、詩意與哲理相親相融的表達之中。正所謂言為心聲,詩為心語。詩是用心用情挖掘出來的果實。“詩言志”里的“志”是心志,詩就是要傳遞發(fā)自于“心”的聲音,表達源自于“心”的志趣。詩歌寫作就是一種四兩撥千斤的抒寫,是一種語言的太極,要有大胸襟、大氣度、大情懷、大視野,才能妙筆生花,行云流水般流淌出詩情畫意。

      筆馳天下遠,情融古今深。就詩歌而言,沒有量的積累就不會有質的飛躍。在李永剛的近六百首詩歌中,積淀著他成長的足跡,每一首詩就像一個個腳印扎實有力,深入泥土,孕育果實!誠然,詩歌就其本質而言是詩人的生命存在形式,表達詩人的價值取向和生命指歸。那些優(yōu)秀作家的作品永遠具有鼓舞人心、照亮人性的崇高力量。我們有理由相信,李永剛這位為人民抒懷的歌者,在詩歌創(chuàng)作之路上一定會常青常新,常新常青!




      責任編輯:胡睿琳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

      新聞推薦

      陜工網——陜西工人報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蓮湖路239號 聯(lián)系電話: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陜ICP備17000697號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5陜工網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鏡像 網站圖文若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 })(); 99精品一区无码在线观看
    • <tfoot id="qqqqq"><noscript id="qqqqq"></noscript></tfoot>
      <tr id="qqqqq"></tr>
    • <tr id="qqqqq"></tr><noscript id="qqqqq"><dd id="qqqqq"></dd></noscript>
    • <tr id="qqqqq"></tr>
      <tfoot id="qqqqq"><noscript id="qqqqq"></noscript></tfoot>
      <tr id="qqqqq"></tr> <sup id="qqqqq"><code id="qqqqq"></code></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