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中市洋縣總工會毗鄰的一幢樓里,50平方米的仲裁廳桌椅齊備, 《仲裁廳管理制度》、《勞動仲裁開庭紀律》等規(guī)章制度全部醒目公示,布置的十分莊重。這是縣總工會與縣勞動部門攜手合作,設立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工會派出庭,從2007年11月成立至今年3月底,這個派出庭共處理了13起勞動爭議仲裁案件,不但有效維護了職工的權益,也成為我省地方工會開辟社會化維權途徑的一大創(chuàng)新。
洋縣近年經(jīng)濟發(fā)展較快,隨著勞動關系矛盾日益復雜多樣化,承辦全縣勞動爭議仲裁案件審理和裁決工作的縣勞人局仲裁科在只有兩名工作人員的情況下,承擔著很大的工作壓力,不僅影響辦案時效,也間接影響到維權職工權益兌現(xiàn)的程度。在這樣的狀況下,縣總工會作為勞動仲裁委的成員之一,如何有效地參與處理勞動爭議,更好做到職工侵權有人管、困難有人幫,成為他們面臨的最大難題。
經(jīng)過近一年的調研,2006年底,縣總工會蔣學農(nóng)主席在同勞動部門領導切磋溝通的基礎上,以縣總工會名義起草了 《關于在洋縣總工會設立勞動爭議仲裁派出庭的建議》,提交給縣政府與縣總工會聯(lián)席會議討論,獲得了各方的贊同與支持。2007年1月8日,洋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發(fā)出通知,在縣總工會設立勞動爭議仲裁工會派出庭。
派出庭按照縣勞動仲裁委制定的 “統(tǒng)一受理,統(tǒng)一程序,集中歸檔,一口進出”的原則辦案,運用“裁決書”、 “調解書”等司法文書形式成功處理了13起勞動爭議仲裁案件。這13起案件大部分由勞動部門專職仲裁員擔任首席仲裁員,與工會的兼職仲裁員組成仲裁庭集體辦案;也有少量是非簡單的案件是由工會兼職仲裁員獨任處理的。不論是合議制辦案還是獨任制辦案,實質上都是工會組織獲得了評判勞動爭議是非曲直的直接參與權。所以,洋縣總工會以工會組織的立場、角度和眼光,對13起勞動爭議案件的分析和評判意見,在最終由勞動仲裁委蓋章的法律文書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洋縣勞人局紀檢組長許懷斌說: “13起勞動仲裁案件,沒有一件被仲裁委否決或被人民法院所否定,說明派出庭的工作質量可靠,經(jīng)得起時間和法律的考量。”
“沒想到我自己沒花一分錢,工會就使我贏了官司,工會真是值得信賴!”為城固農(nóng)民工王仁和爭取到30萬的人身傷害賠償款后他對工會派出庭充滿感激。去年7月,在卡房工地務工的王仁和從高處摔下,造成3級傷殘,卻無法從包工頭那里拿到賠償款。通過縣總工會仲裁派出庭審理裁定,不但確定了王仁和與工地的勞動關系,還幫他拿到了賠償款。
蔣學農(nóng)說,自從設立了這個派出庭,工會在為職工維權上擺脫了以前 “跑斷腿、說爛嘴”,到處解釋政策、說好話的局面,可以依靠自身實力,借助社會力量,切實的為職工維權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真正成為職工可信賴的 “娘家”,不但加大了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貫徹力度,同時提高了工會的地位,在企業(yè)中樹立了工會的威信。
本報記者 牛柊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