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海鐵路線上的拓石車站,是寶(雞)——天(水)段上一個較大的車站。金秋時節(jié),在寶雞供電段拓石電力工區(qū)看到了一張從未見過的地圖,上面詳細地繪制了河流、鐵路、公路、橋隧等電桿號位置、類型及海拔高度等分布情況,繪制這張地圖的不是工程技術(shù)人員,而是出自一位只有小學文化程度、已在山區(qū)工作了32年的老職工,曹如秦。
今年50多歲,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曹如秦從小就喜歡繪畫,“三線學兵”后于1973年6月來到寶天山區(qū)當上了一名電力工。這里山大溝深,環(huán)境險惡,自然條件十分艱苦。參加工作之初,好學上進的曹如秦虛心向老師傅學習,潛心鉆研電力業(yè)務。幾年下來已成為技術(shù)骨干,先后擔任電力工長和安全員等職務,多次參加西安分局和段技術(shù)比武,并取得“技術(shù)能手”稱號,1988年和1991年曾兩次有過調(diào)回寶雞工作的機會,但他毅然放棄了。
由于電力設(shè)備大多在山上,地形地貌復雜,曹如秦和工長們上山巡視設(shè)備時,常常走不少彎路才能到達作業(yè)地點。善于動腦筋的曹如秦便有一個想法:如果有一張電力線路地形地貌示意圖,上山就方便多了。從此以后,曹如秦每次利用上山掛桿號牌、巡視線路的機會,仔細觀察電桿所處位置、地型地貌和上山的路徑,回到家后再認真繪制草圖,為此他還自費購買了繪圖工具和指南針,有時為弄清一個電桿的位置、方位和海拔高度,需往返兩、三次,步行四、五公里反復核對。幾個月下來,光草圖就繪制了83張,行程160余公里,走遍了工區(qū)管轄內(nèi)46公里513個電桿。2004年3月份,一張5.3米長的電力自閉貫通線路示意圖經(jīng)過10多次的補充修改終于完成,上面包含河流、鐵路、公路、橋隧、隧道、高山、溝渠、山間小路、電桿號位置和類型及海拔高度等分布情況,使工區(qū)職工巡視線路和處理故障時能很快地找到電桿的位置,少走冤枉路。
作為一名老職工,強烈的責任心使曹如秦把滿腔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30多年來,工區(qū)的人走了一茬又一茬,可曹如秦卻仍然眷戀著寶天山區(qū),以他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響著年輕人,和工友在工作之余充滿樂趣。
■杜寶同 高生平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