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工網(wǎng)訊 (張愛娟)近日,驚聞航天四院原副院長阮崇智不幸離世,深感悲痛。回想起自己幾年前采訪過阮崇智老先生,思緒萬千。
2018年,因公司編撰廠志,其中關于錢學森在上世紀60年代來廠參與某項目的一些情況想找當時參與項目的人員核實情況。經(jīng)航天四院職工作家伏萍女士引薦,先后兩次去阮崇智家進行采訪。與阮老先生的兩次訪談,老人風趣儒雅的語言、對祖國軍工事業(yè)的深情厚誼以及坦蕩無私的家國情懷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記得那個下午,老人用他超強的記憶力向我們講述著他與惠安的種種過往。
時隔五十多年,提起當年在惠安(845廠)的工作經(jīng)歷,阮老如數(shù)家珍,往事一幕幕,很多人的名字以及過去發(fā)生的事情,老人至今都記得清清楚楚。說到動情處,他會熱淚盈眶;提起一些有趣的事情,老人也會像個孩童似的,開心地笑起來。
這位為我國航天事業(yè)奮斗了一生的老專家出生于革命家庭,父母和兄妹七人都是早期的共產(chǎn)黨員,大多經(jīng)受了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戰(zhàn)火的洗禮,建國后又在重要的崗位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1954年9月,阮崇智留學蘇聯(lián)莫斯科門捷列夫化工學院化學工程系,專業(yè)是火藥工藝學。1959 年10月,學成歸來的阮崇智被分配到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開始了他的航天生涯。
說起中國的固體推進劑事業(yè),阮老說,不得不提到錢學森。1955年10月,錢學森幾經(jīng)輾轉終于回到了他心系的祖國。1956年2月1日,毛主席設宴招待全國政協(xié)委員,特地邀請錢學森和他坐在一起。毛主席表達了中國要搞“兩彈一星”的決心。1956年10月8日,錢學森被任命為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首任院長。
1958年的終南山下腳下,惠安化工廠的幾位領導人也在琢磨著一件大事情。副廠長朱瑛、技術科長劉茂功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了國家要搞“兩彈一星”的計劃,他們想著要在工廠成立復合固體推進劑研究所,利用工廠現(xiàn)有的技術、人員、設備條件進行復合固體推進劑的研究。為了解決人員短缺的問題,工廠從北京工業(yè)學院(北京理工大學的前身)端來一個班20個學生。研究所成立之初只有40余人。
1962年5月,25歲的阮崇智以及所在的750部隊開赴惠安化工廠,開啟了一項偉大的事業(yè)。那時候的阮崇智年輕帥氣,一米八幾的身高,在眾人中顯得格外的耀眼。大家都親切地叫他“大阮”。
說起來惠安化工廠的原因,阮崇智回憶說:“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以后,我們要搞火箭發(fā)動機裝藥,必須要盡快找到基地。在西安三所(204所前身)所長肖淦、副所長李志剛的引薦下,我們來到了終南山下的惠安化工廠。在這里有充足的水源,廠區(qū)面積大,閑置廠房很多,是個好地方。工廠還有自己的發(fā)電廠和鐵路專用線,更重要的是,工廠前期已經(jīng)進行了復合固體推進劑基礎配方的研究。”
回憶起在惠安化工廠協(xié)作的三年時間里,阮崇智說:“那里留下了我們奮斗的足跡,有著難忘的回憶”。老人拿出-張舊照片給我們,那是1962年他們進山做試驗,十幾個人抬著發(fā)動機過河的場景。阮崇智向我們介紹了這張照片的拍攝背景。他說:“300毫米發(fā)動機制成之后,工廠廠長董文立不同意在廠內試車臺試驗。科研所的領導決定沿廠外一條小溪往將軍山里去,在距廠區(qū)8公里的河灣處,找到一塊巖石,略加處理,成為一座試車臺,不遠處一座土地廟正好作測試間。當時設計一組負責拉架子車,到河邊后,十多個人抬著幾百公斤重的發(fā)動機過河。當時,有一位三所姓班的攝影師記錄下這個鏡頭,這張珍貴的照片成為我們當時人拉肩扛、艱苦奮斗的寫照”。事隔多年以后,阮老在《當代中國》一書上,發(fā)現(xiàn)了這張照片,激動之余賦詩一首:
事業(yè)初創(chuàng)百事艱,火箭原需抬上肩;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
在惠安化工廠協(xié)作期間,阮崇智遇到了自己心儀的姑娘孫誠敏。孫城敏是后來補充到隊伍中的年輕大學生。兩位年輕人在共同的事業(yè)追求中,相互理解,相互鼓勵,擦出了愛情的火花。1965年2月,在惠安化工廠,阮崇智和孫城敏舉行了簡單的婚禮,結為伉儷。孫城敏一生致力于火箭發(fā)動機研究,后來參與了東方紅衛(wèi)星的研究工作。從相識到相知,他們攜手一生,50多年過去了,如今已年過八旬的兩位老人依然恩愛有加。現(xiàn)在的阮老很少出門,主要的任務就是照顧行動不便的老伴。
美好的回憶中,也有讓阮老難以釋懷的痛苦回憶。提起1962年12月6日的那場事故,阮老內心總是難以平靜,甚至眼圈微紅。那一天,他正在整理試車數(shù)據(jù)時,聽到了消防車的警笛聲,一場災難就這樣降臨了。203公斤料漿在漿葉轉動時瞬間燃燒。事故中陳素梅、韓玉英、王增效、劉恩科四位同志犧牲,常西平和朱月恒身負重傷,終生殘疾。朱月恒是北京工業(yè)學院當年的畢業(yè)生,是河北省河間縣一家農民夫婦的獨生女。她母親來時蒼天無淚的悲苦,深深地留在了阮崇智的心中。昔日里并肩作戰(zhàn)的同志瞬間失去生命,這令阮崇智很難接受這樣的現(xiàn)實。他說:“歷史永遠不要忘記那些為固體事業(yè)所做出犧牲和貢獻的人們!”
當聽到朱月恒后來在工作中克服重重困難,依然堅持科研工作,并成為陜西省三八紅旗手、陜西省勞動模范后,阮老深感欣慰。他深知一位從艱苦歲月中走過來,經(jīng)受過各種考驗的軍工人在任何困難面前是從來不會退縮的。
1965年12月,結束了在惠安化工廠的協(xié)作,阮崇智隨隊伍去往呼和浩特,重新建立新的基地。在之后的幾十年里,阮崇智致力于固體火箭發(fā)動機的研究,為我國的航天事業(yè)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是在惠安化工廠工作的經(jīng)歷以及后來與工廠的多次合作,使他與惠安化工廠,與兵器工業(yè)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兩次拜訪阮老,他對我們總是有說不完的話,提起了當年的很多同志,他總是津津樂道,并且告訴了我們很多后來從工廠轉到航天部門的同志的近況。他說:“惠安化工廠為我國的航天事業(yè)做出了突出了貢獻,做了無名英雄,航天人應該感謝兵器,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今天的事業(yè)”。
第一次拜訪阮老我送給他一本工廠五十周年時編寫的《情系惠安》一書。第二次見到老人,是我?guī)е醒腚娨暸_《人民兵工精神》節(jié)目拍攝組去他家里采訪。老人見到我非常高興。他說他已經(jīng)認真地讀完了《情系惠安》這本書,遺憾的是書里面寫當年復合固體推進劑研究所初期的內容太少了,應該多寫一些這方面的內容。臨走時,老人送我了一本他撰寫的回憶錄《我的中國心》,本書中詳細地記錄了老人當年在惠安化工廠工作生活的經(jīng)歷。
一位航天人,見證了兵器人在固體發(fā)動機裝藥發(fā)展過程中所做出的努力。深深的兵工情懷,成為老人一生最難忘的珍藏。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
陜工網(wǎng)——陜西工人報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蓮湖路239號 聯(lián)系電話: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陜ICP備17000697號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5陜工網(wǎng) 未經(jī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鏡像 網(wǎng)站圖文若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