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病毒,為了家園,為了家人,無數穿梭在城市的“擺渡人”如同點點星火,用自己24小時的堅守,在疫線前沿散發(fā)著溫暖和力量。
疫情雖險,但“志愿者”從不缺席。就是這樣一群人,用愛心換來安心,用奉獻凝聚力量,用信心決戰(zhàn)疫情,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父子齊上陣,當好疫情防控的“守門員”
“兒子,必須做好防護,不要慌,多耐心解釋。”
“知道了,老爸,您也要注意自身安全,沒人的時候抽空多喝水。”臨行前,郭兵和他的父親郭延華叮囑彼此。
郭兵是中鐵新型高速重載道岔研發(fā)中心項目的一名青年黨員。這次回老家,本應在8月23日就完成婚禮的他,卻因為本輪商洛疫情不得不將婚禮推遲。
郭兵家住商洛市南寬坪鎮(zhèn)寬坪街社區(qū),父親郭延華是該社區(qū)移民小區(qū)的支部書記。
疫情暴發(fā)以來,郭延華既當指揮員,又當一線戰(zhàn)斗員,外防輸入、內防流動,與因受疫情影響生活的困難群眾民生救助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他每天早出晚歸,有時因為晚上入戶排查,堅持到凌晨5點多睡在了辦公室里。
見父親沖鋒陷陣在一線,郭兵在家早已沒了準備婚禮的心思。聽說南寬坪鎮(zhèn)團委招募志愿者,8月16日解除居家監(jiān)測后,他第一時間報名并寫下請戰(zhàn)書。
背靠背守護,變身溫暖百姓的“貼心人”
8月19日,當志愿者的第一天,郭兵就接到了組織大家緊急做核酸檢測的指令,他負責綠色通道區(qū)域,而且包括老人、孕婦、殘疾人等特殊人群。
“爸,移民小區(qū)怎么給腿腳不便老人做核酸檢測?”“上門,這個我相信你想的到。去吧,必須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郭兵接到指令后第一時間征詢父親的意見,而父親給了他堅定的答案。
“您好!奶奶,知道您行走不便,您不用下樓了,我們上門幫您采樣。”針對居家高齡老人、臥床病人等特殊群體,郭兵及醫(yī)務人員主動上門采樣。
“爺爺,您把手機拿出來,我來協(xié)助您操作。”在采樣現場,郭兵熟練地指導不會使用手機小程序的群眾查找健康碼。
小區(qū)老人多,很多使用老人機無法掃碼,還有部分使用智能機不會操作,而子女在外打工常年不在身邊,所以郭兵就變身老人們的“小棉襖”,細心認真地為他們進行登記、打印紙質版核酸登記碼、攙扶大家做核酸等工作。
一次次重復同樣的話語、一次次做著相同的動作,郭兵偶爾也會感到疲憊。但想到父親繁雜工作的背影,看到自己為特殊群體解決了實際困難,他都會莫名多了一股堅持的力量。
肩并肩作戰(zhàn),做好防控路上的“堅守者”
作為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郭兵在這場戰(zhàn)疫中挺身而出,除了自覺,離不開父親這位老共產黨員耳濡目染的熏陶。他們并肩作戰(zhàn),輪番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志愿服務時間不固定,郭兵經常是凌晨開始一直忙到第二天上午。往往是他回來了,他父親又出去了。
郭兵一邊當好志愿者,一邊也未曾落下自己的本職工作。目前,他所在的中鐵新型高速重載道岔研發(fā)中心項目屬于施工的關鍵節(jié)點,身為工程部副部長的他,白天仍按正常模式遠程辦公,與甲方、設計院溝通圖紙深化工作,并及時上報有關材料。
每次看到郭兵在認真處理單位的事,父親郭延華都會停下自己急匆匆的腳步來一句“兒子,要適當間隔著休息會!”而此時,郭兵都會朝爸爸疾馳的方向回一句:“好的老爸,您也要勞逸結合,晚上我換您班!”
郭兵說這段時間,每天和社區(qū)工作人員一起出入各小區(qū),才真正體會到了基層工作人員的辛苦與擔當,其實“爸爸也挺偉大的!”
“疫情之下,沒有人能獨善其身,每個人能做的就是守望相助、風雨同舟。”疫情尚未結束,郭兵和郭延華還在各自的崗位上你來我往。他們并沒有太多時間交流,卻是彼此堅守的力量。
本報記者 王何軍
責任編輯:胡睿琳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