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稱他為無損檢測大拿,給他月薪兩萬多元。面對如此誘惑,他沒有動心,沒有離開東航,堅守在自己的無損檢測一線,確保每天飛機安全飛行。他就是東方航空西北公司維修基地探傷室主任——36歲的陳江民。
在一間昏暗的房子里,陳江民在一個飛機的零部件上涂抹了一些磁粉,打開紫外線燈,他指著零部件上一道細小的劃傷口說: “我是采用磁粉檢測方法檢測零部件損傷部位的!
無損檢測一詞最早被稱之為探傷或無損探傷,其不同的方法也同樣被稱之為探傷。陳江民說:“古老而簡單的無損檢測方法,如敲擊器械,聽聲響,辨別有無裂紋等,一直沿用至今。但它們對缺陷的位置和大小,做不出 ‘基本相符’的判斷,而不被視為無損檢測的技術方法,只有技術方法才可保證無損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通常而言的無損檢測技術方法,指射線探傷、超聲波探傷、磁粉探傷、滲透探傷等!
1994年,剛剛畢業(yè)的陳江民,帶著熱情和憧憬來到了維修基地,并很快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陳江民說: “無損探傷工作枯燥單調(diào),經(jīng)常是一個人完成工作。比如說檢測飛機的發(fā)動機,要用三米多長的內(nèi)窺鏡檢查發(fā)動機的內(nèi)部,是否有問題,葉片、轉子等是否有裂痕等。航班停留的時間是有限的,加之剛進港的飛機溫度很高,尤其是夏天常常是在五六十度的高溫下工作。在檢測飛機的油箱時,還要穿上特殊的工作服,帶上防護面具鉆進去,里面溫度高,氣味十分難聞……”
記者了解到,飛機進港后,陳江民和他的同事要對飛機上所有受力部位一一檢查,一年要檢查5000多套件。一般來講,飛機大都是晚上進港檢查,第二天一大早又出港。為了保證第二天正點飛行,他經(jīng)常一人一干就是凌晨的四五點。現(xiàn)在已進入冬季,晚上寒風刺骨,氣溫在零度以下,在露天工作,不但要能堅持下來,還要保質(zhì)保量的完成飛機所有受力部位的檢測。陳江民說: “這種工作枯燥不說,關鍵是要有責任心。零部件上一個頭發(fā)絲細的裂痕發(fā)現(xiàn)不了,很可能帶來的是機毀人亡的惡性事故。”因此,陳江民對工作的細心也是出了名的,由一組數(shù)字表明:自2002年以來,他帶領團隊檢測飛機部件及結構26782件,發(fā)現(xiàn)裂紋92件;發(fā)動機孔探202臺次,發(fā)現(xiàn)44臺次的發(fā)動機嚴重損傷……確保了飛機架架安全飛行。
由于陳江民的技術過硬,他是我國民航無損檢測人員資格鑒定認證委員會委員,也是兼職教員,也是陜西省無損檢測學會理事、無損檢測專業(yè)教員。他還參與編輯制定了我國民航的無損檢測的標準,于2007年取得了美國無損檢測學會頒發(fā)的ASNT資格證書。這也是世界上無損檢測的最高的等級。
去年,世界無損檢測年會在我國召開,世界一流的無損檢測專家學者云集北京。陳江民也參加,并與不少外國專家進行交流,對對方在講課中提出的問題,他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見,并用超聲波等其他方法證實自己是對的。引起與會的專家學者高度重視,在會上聲名鵲起。由于他個人的技術凸顯,也帶動了東航西北公司整體的無損檢測水平的提高。
在他的工作室,他打開工具柜讓我看,里面放著各種無損檢測設備。資料柜里裝滿書籍:字典、專業(yè)雜志、手冊、標準,有的甚至是全英文讀本。仔細了解,才知道在工作之余,他從未停止過對專業(yè)英文的學習。我翻開一本資料,全是英文注釋。他好像看出我不解的眼神說: “已經(jīng)習慣了,天天都和英文打交道。就是與國外同行交流,也要用英語。我還要經(jīng)常從國外的網(wǎng)站上下載世界上最新的無損檢測技術和方法。如今,東航西北公司無損檢測水平已經(jīng)與國際接軌。國外能做的,我們也能做到,有時還要比他們做得更好!北緢笥浾吡